Search

【運動力學】

建立在解剖學上,
運用非常基礎的物理邏輯.....
  • Share this:

【運動力學】

建立在解剖學上,
運用非常基礎的物理邏輯.....
然後運用解剖x物理乘出來爆炸式的資訊來看待肌肉骨骼產生的力"曲線"、外力的力"曲線"、肌肉本體在不同長度下能產生的力曲線、與地面的反作用力、與器材的反作用力、摩擦力、剪力、合力等.......
.
最常見的力曲線案例,
好比說自由重量蹲舉,
每個位置能產生的力量不一樣,
蹲1/4可以蹲個300kg,
蹲1/2卻可能只剩不到200kg,
要在1/4練到那個位置下的肌肉長度就得加重,
要練到1/2的肌肉長度就得減輕的概念。
.
市面上有很多器材有凸輪可以改變每一段的力輸出,
應用此特性或是增加一些[外掛]也能完整你的訓練,
但如果解剖的基礎不完善,運動力學也無法進展。
.
再來,力的方位搞不懂可是有許多風險的,
風險是一切的考量優先,
練個幾次不一定會有效,
但風險沒考量進去,
還沒有看出成效就已經傷痕累累,
或是成效出來了,
10年後也傷痕累累。
.
隨興舉幾個風險高,效益極低、無效益、或效益普普的訓練動作

1. 躺著做或靠背式的機械蹲舉,
俗稱hack squat,問題是膝關節橫向剪力。

2. upright row直立划船鍛鍊三角肌中束,肩關節內旋時只要外展60度就能造成的肩部夾擊風險,卻完全得不到任何"三角肌"中束的訓練,是對於運動力學一知半解的常見盲點項目。

3. face pull臉拉來鍛鍊三角肌後束,其對三角肌後束的影響微乎其微,而且在這位置上也有綜合因素造成力的輸出衰減

4. behind the neck pull down頸後拉來鍛鍊闊背肌,
肩部韌帶被像扭毛巾一樣的伸展,阻力方位卻與肌肉解剖位置不對應,肱三頭肌也可能拉傷。

5. 體重dip雙槓撐體,超過肩關節的限制,一樣伸展到肩部韌帶,同時匪夷所思的訓練目的只能牽強的練到假想的肌群。

運動力學,可以說是教練的入門課程,這產業卻.....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不浪費時間,認真生活,高效率訓練。Application of bioenergetics / physiology / sports nutrition / biomechanics into exercise training
View all posts